《清明》當防高血壓

清明,乃天清地明之意,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祭祖掃墓的日子,做為中國人更是重視“祭之以禮”的追遠活動。民間還把清明稱為“寒食節”,也就是在清明這一天,有不動灶火,忌食熱食,否則要遭到神的懲罰之說法。

從養生來講,清明時期,人體肌膚腠理舒展,五臟六腑因內外清氣而潤濡,人們宜多到戶外運動,如晨運、登山、踏青、郊遊等,而且宜加大運動量。清明過後雨水增多,氣候潮濕,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。此時,各種慢性疾病(如:關節炎、哮喘、精神病等)易復發。

同時,此節氣中不可對肝進補,因為依照傳統養生理論,肝屬木,木生火,火為心,而心在此節氣中會過於旺盛,所以這一段時間是高血壓的易發期,高血壓患者對此要高度重視。

陽春三越好踏青,過敏也來湊熱鬧

陽春三月,氣溫逐漸升高,郊外的桃花、野花等眾多花卉開始綻放,此時郊外踏青,盡情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,既能愉悅心身,又能強健體魄,真是愜意之極。但在享受自然春光的同時,有些人卻出現鼻子裡奇癢難忍,接二連三地打噴嚏、流鼻涕等過敏性鼻炎症狀,給本來陽光的心情大打折扣。有些人認為,過敏性鼻炎的罪魁禍首是四處飛揚的花粉,但這樣的觀點可能不完全。

傳統醫學認為,鼻炎多是由於肺氣不足,肺內的寒氣排不出來所導致的。由於肺開竅於鼻,氣機不暢就會使鼻竅不通鼻塞頭痛。所以脾肺虛弱的人,就會出現鼻炎、過敏的症狀了。跟肺內有寒有關,所以關鍵在於祛寒。怎麼祛寒呢?有一個按摩神闕穴的小技巧,值得參考。神闕穴就是我們的肚臍眼,按摩時先將雙手搓熱,稍稍用力順時針按摩50次,再用手逆時針按摩50次就可以了。《醫學源始》上說:“人之始生先於臍與命門,故為十二經脈之始生,五臟六腑之成形故也。”“中醫上講任脈、沖脈、督脈均起於小腹內的胞宮之中,所以又被稱為「一源三岐」”,三者經脈相通。而神闕穴又是任脈的ㄧ個要穴和沖脈的循行必經之地,是經氣的匯海,無論是五臟六腑、四肢百骸還是五官九竅、皮肉筋骨都與神闕穴相通聯。所以按摩神闕穴,不僅對於過敏性鼻炎,對於關節炎、中風、水腫、蕁麻疹等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效果。

調理過敏性鼻炎,散寒飲食有效益

日常飲食上要多吃一些散寒的食物,如大蔥、大蒜、洋蔥、生薑、紫蘇等。避免食用蝦蟹等寒涼食物,更不要喝冷飲、冰鎮飲料和吃冰淇淋。此外,飲花茶不僅能促進陽氣生發,同時也不失為一種散發體內寒氣的好方法。像茉莉花茶能“去寒邪、助理郁”,是春季飲茶之上品。春困發作時喝上一杯茉莉花茶,不僅能健脾安神,還能提神醒腦,讓人有種神清氣爽之感。

氣候乍暖還寒,起居保暖不可少

在起居上要注意保暖,不給寒氣偷襲人體的機會。刮風天氣盡量減少外出,如出外踏青時最好戴上一個乾淨的口罩,以防花粉、化學粉塵等刺激物進入口鼻。同時,家中要經常開窗通風,保持空氣清新,被褥也要經常換洗,防止塵璊等滋生。洋蔥式穿衣方法可以應付晝夜溫差變化大的問題。

春來困不醒,足三里按摩有效果

春眠不覺曉?怎麼會這樣?有些人認為,春困是睡眠不足的緣故,只要多睡覺就可以了。但事實上,“春困”和睡眠時間並沒有多大聯系,單純地靠增加睡眠來消除春困是難以奏效的。一般情況下,成人每天睡7-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,過多的睡眠反到會讓人精神狀態越來越差,同時還可能出現記憶力減弱、健忘的現象,嚴重的還會直接誘發心腦血管疾病。

傳統醫學來說,這是由人體的肝氣和脾濕兩者聯手造成的。春季是肝氣主導的季節,肝氣旺盛,會導致脾胃虛弱。同時春季時常“雨紛紛”,空氣中濕氣較重,人體因陽氣生發,皮膚腠理疏鬆,濕氣易趁機進入體內,使脾因濕受困。但這可能與身體自律神經在面臨晝長夜短及氣候改變時的失衡現象。因此,適當的多曬太陽,使身體對晝夜的感覺更加清楚,有助於自律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。祛除脾胃濕氣最好的穴位莫過於足三里穴。足三里位於外膝眼下三寸,找穴時,用手掌包住整個膝蓋骨,中指沿著脛骨伸長  ,在中指指端畫一條與中指成90°的直線,與食指方向延伸交會處就是該線與食指延伸方向交接點。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,是強身健體的ㄧ個大穴。按摩足三里不僅能調脾養胃、祛風除濕,還能提高自體的免疫力、抗衰延年。骨帶養生家都喜歡灸灸足三里,來達到長壽的目的。

此外,春季花茶因甘涼且散發芳香之氣,不僅可以提神醒腦,還能驅逐寒邪,處進陽氣的生發。一杯熱騰騰的春茶也是您提升養性的好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