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處暑》防溫燥
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,2023年落在8月23日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〝處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〞秋天的感受就要逐漸領略到了,動物開始準備過冬,農作物如稻子、高粱均已成熟收穫,天地間透露著一股蕭瑟的感覺,但秋高氣爽也令人心曠神怡。
晝夜溫差大,體質改變中
這段時間的天氣,中午熱,早晚涼,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。晝熱夜涼的氣候,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。因此,養生也有幾個要留心的地方:一是天氣由熱轉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,所以,人們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的調整,須早睡早起。二則是要預防〝秋燥〞。一般來講,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%~60%,過高過低都會感覺不舒適。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,其相對濕度下降,如果在大陸性氣候地區,當空氣的相對濕度低於30%以下時,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,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,大便乾結等,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發展為疾病即〝秋燥症〞。台灣濕度較高,秋燥的情況較不明顯。但過敏體質仍容易在此季節覺得不適。
〝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〞,規律生活防秋困
俗話說,春困、秋乏、夏打盹。處暑期間,天氣由熱轉涼,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,一般稱為〝秋乏〞,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,由於處暑節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,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。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,尤其是睡眠要充足,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使身體機能適當調整,逐漸準備適應冬天的來臨。
那麼,在處暑之後,什麼樣的睡眠方式最有利於身體的健康呢?《黃帝內經》提出了“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” 這樣一個觀點。也就是說,秋季的睡眠規律要與雞同步。大家都知道,雞是夜盲症,它一到天黑就奔雞窩走了,古人稱這個時候為酉時,大概是現在的17點到19點左右。所以古人認為,人在秋天的養生就要學雞一樣,在這個時候回家休息。因為此時,天地的氣機開始收了,人的氣機也該收了,早點休息可以多藏精。而到了19點到21點,就該上床睡覺了,最遲不超過21點。雞鳴相當於幾點呢?〝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立志時〞五更相當於凌晨5點,五更雞是指5點鍾左右雞就開始叫了,這個時候起床即為早起。(註:夜間7-9點為一更,9-11點為二更,類推凌晨3-5點為五更)這樣的作息方式,對現代人來說或許真有些困難,但早睡早起的基本精神是可以理解明白的。
儘管四季提倡的睡眠時間雖有不同,但有個總則,晚睡不宜晚過子時,早起不宜早過寅時,也就是說夜裡11點到早上5點,這6個小時是睡覺的黃金時間,盡量的要保證在此時處於睡眠狀態。傳統經絡理論認為,這6個小時的經絡循行依次為膽經、肝經、肺經。這段時間人體處於休息狀態下才能發揮各自的作用,逆之則傷身。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由於處暑過後夜裡較涼,為了保護陽氣。晚上睡覺應關好門窗,腹部蓋薄被,防止脾胃受涼。
處暑至,秋冬養陰正當時
中醫認為:〝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〞為什麼要在秋冬養陰呢?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可以參考:這好比一株乾渴的鮮花,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,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,而秋冬養陰就好比傍晚澆花,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,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。所以秋冬養陰效果最好,為身體積存能量。常見能滋陰潤燥的食物,有銀耳、藕、菠菜、鴨蛋、蜂蜜等,以防止燥邪傷害人體的陰液,此時可以多攝食。
秋季食療,少辛增酸,養肺氣
另外,秋季裡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養陰法則,叫〝少辛增酸〞。意思就是,用增酸的方式來收斂過旺的肺氣,用少辛的方式來減少肺氣的耗散。因秋天最易耗損身體的津液,產生過燥的現象。吃過於辛辣的食物會導致人體發汗,這是因為味辛的東西都有發散的作用,能調動人體肺部的陽氣通過汗液從體內發洩出來,隨後身體便涼了,陽氣發散了自然身體也就涼了。所以說,處暑之後不應該吃太多味辛的東西,比如辣椒、花椒、生薑等辛熱食物,更不宜吃燒烤食物,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狀。
而酸可增加津液,此時最常見的莫過於葡萄了。不過需要提醒的是,葡萄屬涼性水果,因此一次不宜吃得太多。葡萄有潤腸作用,但胃酸過多、痰熱咳嗽、胸悶咳喘者,不宜多吃;不僅僅是葡萄,其他酸性太大的食物也不宜過量。除了酸味食物和水果外,處暑時節還應多吃一些時令果蔬。比如新鮮的黃瓜、番茄、冬瓜、梨、荸薺、甘蔗、大棗、銀耳、百合、蜂蜜和湯、粥等。這些都是天然的潤燥食物,都具有與葡萄同樣的功能,搭配食用效果更佳。
養陰妙方,朝鹽水、晚蜂蜜
按照中醫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之說,秋季陰盛於外而虛於內,若不能養陰易生熱病,就是一般人常說的「上火」。有個簡單妙方可以參考,那就是「朝鹽水,晚蜂蜜」的養生防病法:早上空腹喝一杯涼鹽水,晚上睡前喝一杯溫蜂蜜水。清水在體內流失較快,儘管我們不停喝水,還時常覺得口燥唇乾就是這個道理。如果捏一小撮食鹽放入水裡在飲用,可以減慢水分流失的速度,調解體內電解質。另外,蜂蜜有清熱、補中、解毒、潤燥等功用,經常食用對肺病、痣瘡、高血壓、神經衰弱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療效。
秋高氣爽勤鍛鍊,今年冬天不生病
秋天天氣涼爽了,正是健身的大好時節,有時間多到戶外走走,參加體育鍛鍊,呼吸新鮮空氣,對於提高肺臟的生理功能,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果早秋時節,天氣還比較炎熱,可以選在早晨或者是傍晚健行鍛鍊,比如打打太極拳、練練氣功、乾梳頭、扣齒等方法,都是秋季保養的最好措施。大家可以通過鍛鍊使體能得到提升,對於冬天的身體狀況將可打下良好基礎。